杭州浙艺雕塑工程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
城市雕塑
环境建设
0571-86586601
ZHEYI SCULPTURE ENGINEERING CO.,LTD
X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名师志 | 翟庆喜:那些年——1990
来源: | 作者:zjzyds | 发布时间: 2019-05-06 | 3219 次浏览 | 分享到:
翟庆喜: 1966年生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985年-1990年就读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本科
1990年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



▲ 《炉子和它的煤饼》 1993 翟庆喜
翟庆喜:艺术就是艺术,不要夸大它的作用。艺术家就是艺术家,不要神话他的能力。


▲ 《井字结构二》 1994 翟庆喜

八十年代中期到美院读书,九十年代初年毕业任教,我经历了中国美术从保守到开放,从轰轰烈烈的新潮现代美术到中国当代艺术本土化过程的喧嚣与沉静。

▲ 《井字结构二》 1994 翟庆喜


读美院的1985年,正是中国现代艺术最亢奋的阶段,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化是在“人文主义”理想旗帜下的思想解放运动,学习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样式的作品和各种美术团体如雨后春笋。1989年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中国艺术开始进入相对冷静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雕塑创作由对传统和规则的反抗或对现实主义的新意研究转为对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的探索,我的创作也不例外地转向对艺术形式、雕塑材料和观念语言的研究。


▲ 《铁筐一》 1994 翟庆喜

我在1993年创作的《炉子和它的煤饼》、1994年创作的《井字结构系列》和《铁筐系列》,以及后来的《生存与抗争》等作品都是采用石膏、动物皮革、金属、木头等材料直接制作,作品中的木头先被锯得沟壑纵横,再用烈火喷烧出自然炭黑色,动物皮革被撕扯出惨烈的造型,再用金属丝或钢钉固定在木头和金属框上。

▲ 《铁筐二》 1994 翟庆喜


这些作品是在观念、材料、工艺和形式方面的探索,作品的材料、表现形式以及语言方式都与以往架上雕塑在艺术形式、雕塑材料与观念方面的研究有本质的不同,如何呈现观看事物的角度和态度是我这一时期创作的核心。


▲ 《思一》 1995 翟庆喜


这一阶段,艺术家的身份与社会责任逐渐成为我关注的主要内容,对社会现实和文化的思考,以及如何通过作品表达,如何利用恰当的材料和手段表达是我更感兴趣的内容。


▲ 《文明的食品》之蛋 1996 翟庆喜


1998年我的研究生毕业作品《文明的食品》系列是通过塑造日常食物表达对文明的反思,2001年的作品《中国古董》是想借助沙子材料造型松散的特点来去除物品细节,去掉细节引起的情感纠葛,从而达到保留物品最原本信息的目的。


▲ 《文明的食品》之蟹 1996 翟庆喜


利用这些拉开人与作品的距离,制造模糊感和不确定性,从而突出物品暗藏的精神力量。我选用镰刀作为五十年代的物品,钢笔、领导人语录、像章作为六七十年代物品,这些都是当时非常普通的东西,但如果隔开距离再看这些物品,比如500年后再看,那么这些普通的物品将会退去华丽的修饰,这些物品才会述说出它那个时代最朴素、最基本的真实。

▲ 《文明的食品》之鱼 1996 翟庆喜


2003年雕塑系教学结构调整,我选择了具象雕塑工作室。因为我想继续在具象雕塑方面再做些探索,这并不意味着回归传统或转向保守,具象雕塑本身与当代并不构成对立和矛盾,作品背后的精神力量更加重要。


▲ 《命相1》 1997 翟庆喜


进入教学工作室之后发现,必须调整自己的创作方与工作室研究方向相一致,这样才能对教学有更大的帮助,同时也会集中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把自己的创作研究推向纵深。具象雕塑不只意味着高超的塑造技巧或对传统具象写实雕塑的传承,如何让具象雕塑与今天发送关系,如何创造当代的、中国的具象雕塑是我当时最感兴趣的问题。 

▲ 《命相2》 1997 翟庆喜


作为一名美术学院的教师,对当代艺术的研究,特别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十分重要,对我而言还有当代艺术与具象雕塑的内容。

▲ 《文明的食谱之一》 1997 翟庆喜


因此,我开始对具象雕塑的特点,对如何能够使具象雕塑成为当代艺术的一种有力的表现手段做了一些研究和尝试。个人创作和具象雕塑方面的研究与思考在教学实践中也收到了一些效果,具象雕塑与当代艺术并不天然地构成矛盾或对立,具象写实的雕塑同样可以成为当代艺术的一种表现方式。教学中同学们不再把具象雕塑当作古典和传统与当代艺术对立起来,他们对具象雕塑创作能够与当代艺术很好地衔接也很有兴致,在最近几年同学们的作品上也有所体现。

▲ 《文明的食谱之二》 1997 翟庆喜




本文作者翟庆喜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具象雕塑工作室博士导师

作品赏析

▲ 《天高云淡》1  1999 翟庆喜


▲ 《天高云淡》2  1999 翟庆喜


▲ 《生存与抗争》1  2000 翟庆喜


▲ 《生存与抗》2  2000 翟庆喜


▲ 《中国古董》 2001 翟庆喜


▲ 《中国古董》2  2001 翟庆喜


个 人 简 介

翟庆喜: 1966年生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985年-1990年就读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本科
1990年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
1992年-1994年浙江美术学院首届助教进修班学习
1994年—1998年在职就读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研究生
1998年-1999年赴法国巴黎艺术城研修
现为: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具象雕塑工作室博士导师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
浙江省雕塑家协会副会长
近年主要展览:
2018年——
《勇者胜》“日常”2018上海美术学院雕塑系第13回年度邀请展
《浮雕系列》2018中国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山西大同)
《少女》2018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安徽芜湖)
《希望》第十届中韩现代雕塑交流展(杭州)
《有鸟的天空》中阿国际雕塑大展(银川)
《女子与蛇》“家园”杭州城西休闲公园空间雕塑展(杭州)
2017年——
《商行天下》中国姿态·2017首届温州国际雕塑大展(温州)
2016年——
“百年追梦”浙江美术创作精品工程作品展(杭州)
金乌之梦——国际户外雕塑邀请展(浙江义乌)
“浙江风采”雕塑作品巡回展(浙江)
杭州湾首届国际雕塑展(浙江 宁波)
2015年——
新态·2015太原国际雕塑双年展(太原)
“为宅雕塑”首届雕塑大展(北京国家大剧院)
2014年——
吾行吾塑——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作品展(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写生作品展(杭州)
2013年——
中国·芜湖第三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芜湖)
2012年——
中国百年雕塑作品展(北京 国家博物馆)
水陆相望·杭州第四届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杭州)
2011年——
2011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山西 大同)
 

翟 庆 喜 的 日 常